跳到主要內容

談談人生, 談談愛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乘載了許多事,許多人
有時候,走到人生的某一個時刻,會不自覺地開始回想自己在人生中的某個點
做的決定,是不是太匆促,太憑感覺,太不理性

尤其,是決定陪自己過下半輩子的對象
那一位,可能佔據自己大半生命的人

一講到談戀愛,很多文章就會開始談到對方的條件
一講到對方條件,很多人就會開始想到經濟狀況、身材樣貌、興趣愛好等等

記得我在18歲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我喜歡世界很大的男孩子
當時自己對於愛,其實想得很單純
陪我走過無名小站的讀友們,也許都曾經看過這一篇
整篇就在講一個字: 懂

希望陪在自己身邊的人,懂自己

懂,是需要靠觀察,靠用心體會,靠了解
而這些,都需要花時間

然而,人是有情緒的

而情緒,有時候可以將一件原本不那麼美好的事,上了一層美好的包裝紙
看上去不會那麼的差,至少還是賞心悅目

而情緒,有時候是炸彈,能夠毀滅很多時刻

將愛與感情,奠基在對方營造出來美好的情緒上,其實是如履薄冰
例如社會案件中的家庭暴力事件,
令人難以想像,曾經這一對戀人,也有曾經對彼此愛慕的時刻

每一個美好時刻,就像樂高積木一樣,隨著時間,慢慢堆積成愛
愛是動詞,也是名詞;是習慣,也是責任

現在的我,身邊有許多人陸陸續續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結婚並且生子
某天,我參與了好朋友要向自己另一半求婚的討論會
大家集思廣益,開始幫他想,怎麼樣的橋段才會讓對方感動,讓對方說願意

願意,讓一個人,介入並佔據自己下輩子一半的生活
願意,對一個人負責,不再對其他人心跳

但並不是每個人對結婚這件事情,都會考慮這麼多
有很多時候,做決定,就像老和尚請小和尚撿石頭的故事一樣

老和尚要小和尚走過一個大公園,並抱回一顆最大的石頭交差
前提是,走過的路,不能回頭

小時候念這個故事,想到的就是怎麼樣撿最大的
彷彿只要想到如何撿到最大的石頭,小和尚就贏了

其實,最大的石頭,小和尚不一定抱得起
就算抱得起,也不一定能夠抱到公園的盡頭

經過一番嘗試,小和尚可能終於找到,自己抱得起的範圍內,最大的石頭

這個過程,就跟尋找他/她一樣

有時候,開始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有時候,毅然結束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當人生已經快過完一半的時候,就會更珍惜僅有的時間
無謂的爭吵、鬧脾氣,其實都是在消磨以前累積的美好時刻
別將自己的人生,將就給了一個人

一直很喜歡張愛玲的散文
她是一個孤獨的女人
她用生命詮釋了現代女性普遍在感情上面臨的狀況
找到一個對你好的人,不難
找到一個一直對你好的人,很難

既然談到了張愛玲,我想分享一篇很短的散文,看看她如何詮釋愛:

這是真的。  

有個小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罷,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妳也在這裏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

『噢,你也在這裏嗎?』


——張愛玲《流言‧愛》。


記得,就是那一個泛黃的轉角
那錯過的眼神,織就了一段百轉千迴的人生

那年他才17歲。

你心裡有沒有一個人,你不認識他,但卻有點愛上他?
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表情有點詫異
他低了低頭,對我微笑的問
你怎麼會想問這個問題?

我說,因為我有

巧的是,他也有

那是一個很冷很冷的冬天,他說
但那一年的冬天,卻因為一個我不認識的女生而很特別
我開始好奇,這一段對他來說,感覺青澀的回憶

寒假輔導的參與意願,總是和溫度成正比
從房間的窗外看下去,一樣車水馬龍,一樣人多
他注意到了一個女孩,發現她每天清晨都會在他家樓下的公車站等車

為什麼你會特別注意到她?我問
因為有一次,我跟她四目相對了幾秒

其實這個經驗沒有什麼特別的,我說
因為我們走在路上,做公車,眼神飄呀飄的時候
總是會不注意的與路人四目相對

是的,但她特別不一樣
我總有一種感覺,或許某天,我會有機會,真正認識她

就這樣過了一個寒假,開學的那天,他仍然望著窗外,尋找那女孩的身影
後來,一直到高中畢業,他再也沒見過她

現在想起來,那段記憶仍然很美好
那你還記得她的樣子嗎?
不記得了,但我確信她曾經住過我的心裡
我也曾經愛過她,即使我們從來不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人會來跟我聊,什麼是對的他/她
每當談到這個問題,我都會說
當你夠了解自己的時候,你就能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人生不能將就著過
其實將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有的人特別不喜歡處理麻煩事,
怎麼辦呢?犧牲自己最快了

因為會讓你感受到將就的時刻
可能是別人將要佔領一部分屬於你的領域

好比說吃飯。

我常說,想知道你跟對方是不是合適的一對
只要看你們能不能好好的做兩件事:
一是吃飯,二是聊天

吃飯其實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因為你跟同一個人吃飯,為了維持吃飯的喜悅與新鮮感
必須要好好想去哪裡吃,吃什麼,怎麼吃,怎麼付錢

吃飯其實可以看得出一對情侶交往多久

我曾經一個人去餐廳吃飯
然後觀察周圍的客人怎麼用餐

有一桌客人,一男一女
女生坐姿很端正,時不時撥弄著瀏海,說話輕聲細語
男生拿著菜單,問: 你想吃什麼?會很餓嗎?
女生說: 都可以,你先看
女生看著男生,有點嬌羞,
而男生點了一個套餐之後,客氣的問女生,麵可以嗎?再喝點紅茶
女生說,好阿,都可以

有一桌客人,一男一女
男生正在玩手遊,女生看了菜單,問:
ㄟ你吃跟上次一樣對不對?
男生說,不要,這次換另外一個
女生說,好,那我點餐了

看到這裡,也許大家心裡都有共鳴
第一桌客人,不是在曖昧,就是剛交往沒多久

第二桌客人,彼此都知道自己的飲食愛好,所以也不用問太多

跟同一個人吃一年的飯,其實不會太恐怖
但是你要跟一個人吃一輩子的飯,就要深思熟慮

吃飯的時候,有人會只吃飯不講話
有的人會吃飯吃很快,然後講很多的話
有的人不喜歡吃飯,寧願喝代餐,喝飲料

如果你有另一半,而你自認為夠愛對方
這時候你可以認真想想: 你有多了解他吃飯的順序、愛好、前三名餐廳
或者說,今天你們到同一家餐廳,如果你不問對方,你知道對方會點什麼菜嗎?
這很有趣。


另一件事情,就是聊天
許多朋友也會問我,為什麼有人可以在一起很久,卻還是很多話聊?

我想會有這個疑問的人,應該都經歷過一段死去的戀情,是從沒話聊開始

聊天其實是一個運動,並不如想像中輕鬆
有目的的聊天更累,因為總要硬擠出話題,或七彎八拐的亂聊,隱藏自己的真正目的

但跟另一半聊天就不一樣了

學生時期的戀愛,話題很單一,其實沒什麼隱私
畢竟大家都在同一個浪尖上,面對同樣的人生關卡
因此學生時期的愛,在於解決升學壓力下所得到的溫暖慰藉
談不上負責,談不上成長,談不上天長地久
每一次的臉紅心跳,都是經由肢體互動或是用文字傳達愛意

但那種快樂,很容易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失去快感
然後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愛對方,
或對方已經不再用肢體或文字傳達愛意
兩人漸漸疏遠,然後分開

試想像,你跟同一個人每天聊天聊一年,
和跟同一個人聊天聊一輩子,是什麼情況?

為什麼有許多曾經許下諾言的夫妻,到最後會分開?
真的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好好跟對方吃飯,不會好好跟對方聊天

讀到這裡的你,如果已經有另一半,無論你們現在感情關係是熱戀,還是冷靜期
請好好思考,你是不是每一次與對方吃飯都是認真的,
是不是每一次與對方聊天,都是滿懷好奇心與認真聆聽的?

要是你仍單身,或是身邊有追求者,或有想追求的人
請好好用吃飯與聊天這兩件事去看看對方是不是對的人

對的人,無論是吃飯,還是聊天,整個過程都會讓你覺得這不是一個正式的行程
一場舒服的戀愛,絕對不會給你一種行程的感受
反而是生活的調味劑

人生,要是遇到一個可以讓你吃飯的時候感到舒服,聊天的時候感到放鬆
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這是繼我寫那篇: 我喜歡世界很大的男孩子 之後,
經過實踐得到的心得

很簡單,卻不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這篇的時候,美國正經歷明天過後場景的大雪與酷寒的極端天氣
這部電影已經是15前的事了
時間是一個巨輪,緩緩前進
而我們在巨輪前用力奔跑

什麼是樂觀?
就是明知道該來的會來
還是深信,巨輪前的自己,有能力可以使它暫停。


By Anine Kwan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生最重要的事 - 建立系統

從上一篇2月發的文,到現在已經過了5個月 想寫一些 能帶得走的東西 給花時間來這個小天地逗留的你 跟我平常有在聊天的都會知道我這5個月經歷了很多事 臉書常常跳出來動態回顧 有時候很準確地提醒了我 無論是高中、大學、碩士 任何時期的我 每一次發文 都是紀念一個重要的時刻 可能那個時刻,是悲傷到不能再悲傷 可能那個時刻,是開心到不能再開心 如果習慣記錄生活的人 回顧的那一刻,就像是打開陳年的好酒 透過回想,無論現在的處境好壞,都會格外珍惜現在還活著的自己 一切,都還是好好的 一百多個日子,跟許多朋友聊了天 我問他們,你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這個問題,好無聊,但是好重要 錢? 人? 時間? 快樂的感受? 成就感? 人總是會拚了命去追尋自己還沒有的東西 但我恰巧最近認識的朋友,都是什麼都有,但是也什麼都沒有的人 好比說,他已經不用去擔心每月生活開銷、房子、車子 這些大部分人要拚了命工作得到的東西 沒了一個可追求的東西或目標的人生,像什麼? 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常常回想起人生過得最真實的那段高中生活 目標很明確-考上台北的國立大學 因為可以省學費(最重要),資源很多(自己想像) 可以留在家裡繼續幫忙帶弟妹,陪爸媽(重點) 因此,即使我在無名小站那一段高中發文時光 常常說壓力很大,很累,感受到自己活著 後來,我嘗試增加自己的外在價值 在勞動市場上被估價 簽下勞動契約,開始用3年時間 去存到一筆能讓我多一點選擇的機會的籌碼 然後在今年的4月底自己終止了契約 什麼備用選項都沒有實在的握在手上  就離開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許多身邊的朋友,包含我的同事、主管都不理解 當時我心中很難過 甚至談離職時,講到紅了眼眶 我發現我捨不得的不是公司,而是這些一起成長的同事 但心中卻有一股聲音,告訴我,時間到了 我知道這很怪,但是我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我畫了下面這把傘,認真思考之後 得到了一些想法,想分享給想轉職、想休息、或正需要面臨選擇的你 PS: 傘上的【下個新工作】,可以換成下個【xxx】,根據你的情況而定 人常說,想找到自已

【有感而發、生活札記】 灰姑娘的玻璃鞋

灰姑娘的玻璃鞋 午夜十二點鐘一到,灰姑娘聽見鐘聲, 旋即離開王子,跑出皇宮, 匆忙時遺漏了一只玻璃高跟鞋 馬兒向空中嘶鳴,南瓜馬車消失在山坡的那一端 回到家裡,灰姑娘一身華麗的衣服、南瓜馬車、車伕。。 所有神仙教母施展的魔法產物,全部變回原狀 除了那只玻璃高跟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童話故事時所注意的細節也不同 以前念灰姑娘這則童話故事時,注意的是由"陋"到"華麗"的變化 以及鮮明的、善惡分明的角色(例如像後母、兩位姐姐) 後來發現,長大之後再重看一遍童話故事, 發現有趣的地方,不僅僅只是人物表面形象的轉變 而是心理形象的揣摩與猜想 就以灰姑娘的故事來談談, 其中有幾點是讓我覺得很有興趣的: 1. 同樣是仙女魔法下的產物,為何只有玻璃高跟鞋沒有在午夜12點之後消失? 2. 玻璃高跟鞋只有灰姑娘才合腳,那為何合腳的鞋會掉落在階梯上呢? 3. 灰姑娘的腳應該不會比常人小或是大很多,     全城的女孩這麼多,怎麼會只有灰姑娘穿得進去呢? 這讓我猜想,神仙教母在這故事中扮演一個很關鍵的劇情推進角色。 玻璃鞋沒有消失,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魔法下的產物, 既然神仙教母可以控制物品什麼時候變回原形,當然也可以讓物品一直維持魔法的樣貌 合腳的玻璃高跟鞋掉落在階梯上,試想假設你穿一雙高跟鞋, 其中一只掉了,為了跑得快一點,常人應該會把另外一只拖了拿在手上 但是灰姑娘卻是穿著跑,也許她自己也疑問:鞋子怎麼掉了? 但由於時間緊迫,她無法想出問題的答案,因此只有向馬車方向奔去 那麼因為鞋子掉了而產生這個信物, 很明顯就是作者為了推進故事劇情而設計的 也唯有這個信物,才能夠讓王子能夠尋找灰姑娘的下落 另一方面,玻璃高跟鞋只有灰姑娘才合腳, 不是因為灰姑娘的腳特別畸形 而是因為每次試穿的時候,神仙教母都改變了鞋子的大小吧!(我的猜想) 如果少了神仙教母,那麼灰姑娘根本不可能成為公主 因為現實環境使她無力去面對,但心中總有一絲希望 成為 一盞燃燈 這讓我想到

【當人生已走到了開工的時刻】

【當人生已走到了開工的時刻】 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一個階段的人生,像泛黃的底片 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總想著可以趕快開始工作賺錢 站在教室外,看見開學的學生與老師 像看到從前的自己 抽屜裡疊著成功法則、勵志小語、小說 寫不完的考卷當墊餐紙、寫完的考卷當畫畫紙 想像著有天,可以透過自己坐在教室的時間 換取想像好的未來 領完畢業證書之後,輕輕薄薄的一張紙 乘載了我們的青春 放在太陽下,透著光 時光的片段在眼前閃爍著 不過很快就回過神,知道總有些什麼已經過去了 就像在畢業典禮的時候,已經做好心理準備,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見到在自己身旁的同學 離開臺灣之後,其實內心並沒有特別的喜悅 取而代之的是惆悵與孤獨 以前嘴上嚷嚷的要完成夢想 真的踏上旅途之後,覺得十分孤單 領悟到有很多原本講好的事情,都有可能在最後一刻翻盤 比如說我的offer 但我並沒有想要抱怨 也許這就是社會的常態 我選擇信任對方,也就必須要承擔背棄的風險 生氣無用,惱怒無用 滿腦子想的是要怎麼快速尋找下一個適合我的地方 於是我開始瘋狂的投履歷,尋找面試機會 由於害怕被再次背棄,每個產業我都希望試試 同時藉由面試的方式,了解澳門現況與社會生態 果不其然,我得到許多驚訝的收穫 第一間:【Richemont】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 透過公開招聘會的方式 我帶著履歷、穿著套裝去填表參加面談 在填表的過程中,偌大的會議室坐滿了準備應徵的Candidate 牆上撥放著該公司的培訓、員工工作心得以及活動剪影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Montblanc(萬寶龍)的員工心得分享 已經是店長的一位女士,從sales associate開始做起 過了近十年的歲月,她當上了店鋪經理 分享了因為她的傑出表現而有機會到德國製筆工廠去參觀 從她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得出對工作的熱情與公司培訓的紮實程度 能夠親眼見到一支超過兩百萬港幣的鋼筆生產過程 才能夠了解價值與產品精神的所在